更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繁体中文
全国服务热线:4008-400-880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

最近看到了一篇专访,讲述的是外国的一位知名科学家创办了一家非营利性网站“锋利”,而且是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

我相信对于这个词眼,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就连从事网站建设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了解其中的奥秘?网站只有优质,何来聪明之说?真是让人疑惑不解?对此,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外国的科学家约翰•布罗克曼向全世界解释了什么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回答全世界的?

A: 提问全世界 J:约翰•布罗克曼

A:创办此网站的初衷是什么?我们知道早些年你和加拿大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有过很多交往,你觉得他的哪些思想对你有启发?

J:麦克卢汉曾借用贝尔实验室两位科学家的著作中的一段话启发过我:“本书中‘沟通’一词意义广泛,它包括了一个思想影响其他思想的所有方式。这些方式当然不仅仅只关乎书面和口头表达,而且涉及音乐、绘画、戏剧和舞蹈等,‘沟通’实际上是指所有的人类行为。”

麦克卢汉还推荐过一本出版于1951年的BBC讲座图书,书名为《科学中的怀疑与确定》。我对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我们创造工具,并通过使用工具塑造我们自己。”这句话极大地开阔了我的思想。

A:除了麦克卢汉,还有谁影响过你的思想?

J:处在我今天的位置好像并不适合谈论现在与我共事的这些人,那么我就谈谈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影响我的思想家们。他们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方面的爱因斯坦,艺术和诗歌方面的格特鲁德•斯坦因,语言学领域的维特根斯坦,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科学怪人”。

A:1991年,你提出“第三种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J:所谓“第三种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文、科学之外的另一种文化。“第三种文化”是打破纯粹人文和科学分野的文化,是用新的方式沟通两种文化的努力。

倡导和实践“第三种文化”的人,是一批非典型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涉猎范围非常广泛,跨学科跨领域,具有特别的思维风格,更具包容性,他们的研究和写作更加贴近真实的世界和大众。代表这种新文化的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地位,通过自己的工作和阐释性写作,向人们揭示“人生的意义”、“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这些常识层面的问题。他们给公众指出了一种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A:你创办的“锋利”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它的“聪明”之处何在?

J:1997年,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一个网上“第三文化家园”的建立——锋利网诞生了。锋利网是“第三种文化”的思想狂欢,是对文化运动中的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展示。他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和观点,也评论其他“第三文化思想者”的作品和观点。他们这么做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将受到挑战。在这里出现了关于数字时代重大问题的激烈争论。在强烈冲突的氛围中,“睿智的思考”战胜了智慧的麻木。

A:锋利网举办过哪些令人兴奋的活动?

J:我们不定期举办的“大师班”算是“令人兴奋”的活动吧。2007年第一届“大师班”的议题是“思考关于思考的问题”。导师是丹尼尔•卡内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生是这些重塑了地球文明的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来自亚马逊)、拉里•佩奇(来自谷歌)、谢尔盖•布林(来自谷歌)、内森•麦沃尔德(来自微软)、肖恩•帕克(来自facebook)、埃隆•马斯克(来自spaceX、特斯拉)、埃文•威廉姆斯(来自推特)、吉米•威尔士(来自维基百科)。2008年,这些人又来了,因为第二年的议题内容都换成了新的。

A:你能举出一个通过锋利网传播出去,从而对世界产生过影响的例子吗?

J:比如2007年夏天,锋利网在我的伯利恒越冬农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生活是什么”。会上,物理学家费曼•戴森预测未来的生物技术将取代达尔文发现的生物学规律,在未来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基因可以做到水平转移。

再比如克雷格•文特尔,这位破译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科学家,在今年6月下旬又一次震惊世界:他的实验室发表声明称他们掌握了基因移植的方法,即通过移植染色体将一种细菌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细菌,也就是说,把一种生物变成了另外一种。

A: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为什么?

J: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与我从事科学研究这个职业有关。

基于科学的思考者,他们的乐观是情不自禁的。他们解决的科学问题越多,就越有更多的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于是,科学家们就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这是符合摩尔定律的——好比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在过去20年时间里每18个月升级一次。

还有一个理由与科学的内容有关。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运用工具的能力增强,好消息越来越多。科学研究不仅仅只提供结论,同时还会刷新过去基于陈旧结论的思维方式。越是尖端的科学,越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科学家们寻找答案的积极性。

A:你怎么看待中国以及她的文化和人民?

J:我曾建议美国年轻人要学习中国,我建议他们要想方设法去中国工作。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聪明的年轻人可能在剑桥、麻省理工、纽约城、伯克利和巴黎。今天,这个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硅谷、上海和北京。现实的东西方文化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

约翰•布罗克曼给人的印象,是在看似平行的两个空间,即人文和科学之间游走。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引领“跨界”风潮。如今,他利用互联网为世界顶级科学家搭建思想碰撞的平台,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普罗大众解释自然真相。他创办的网站“锋利”因而获誉“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布罗克曼在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中均涉足颇深,源于纽约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

他与纽约的渊源可追溯到1944年,时年3岁的布罗克曼患脊膜炎,在波士顿儿童医院昏迷6个星期。就在医生放弃救治的那一刻,他突然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去纽约。”

直到1961年布罗克曼20岁时才第一次去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而真正吸引他的却是文学类月刊《评论》、《党派评论》和英国的《文汇》上尖锐而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化交锋。

“表面上我在哥大读经济金融,我的兴趣和本能却是文化。”布罗克曼说,“我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所了不起的学校和纽约这座了不起的城市所提供的资源,在感兴趣的领域自我教育并付诸实践。”

毕业后,他开了一家租赁机构,又在朋友建议下每晚西装革履地去市中心一家实验剧院帮忙。剧院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阵地,同时是纷繁熙攘的诗歌中心。

他结识了诗人格尔德•斯特恩。当时,斯特恩正与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合作。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首先在艺术世界传播,数年后获得主流媒体认可。

通过麦克卢汉,布罗克曼广泛阅读信息理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书籍,包括贝尔实验室两名科学家的著作《沟通的数学理论》。书中写道“沟通”这个词意义广泛,包括一种思想影响其他思想的所有过程。它不只关乎书面和口头表达,而且涉及音乐、绘画、戏剧、舞蹈和一切人类行为。对此,布罗克曼深有共鸣。

他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介入纽约地下电影,1965年,他成为电影人实验影院经理。他举办艺术节,召集世界级艺术家、舞者、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人,制作了30部标新立异的作品,引起轰动。“跨媒介”一词由他发明,从此成为他的标识。在这面大旗下,布罗克曼聚集起当代诸多炙手可热的艺术大家。

在科学界,布罗克曼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创办网站“锋利”。据他说,这个网站源于一个朋友“失败的艺术实验”。

詹姆斯•李•拜尔斯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他认为,要达到知识领域的高地,纯粹靠泡哈佛大学图书馆、啃600万本书籍是愚蠢之举。他决定找世界上最聪明的100个人,把他们关在一个房间里,彼此提出一个始终困扰自己的问题。理论上,这一实验的结果将是“思想的合成”。

事实上,实验以失败告终。拜尔斯的确列出了他所认为的100个最聪明的人,分别给他们打电话,但其中70个人直接挂断了他的电话。

布罗克曼认为,拜尔斯的想法很有意思,而自己至少可以在互联网上做某种类似事情。于是,“锋利”网站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网上沙龙”,布罗克曼任主编和主持人,以“对话”为目的。“我们寻找那些有思想的人,所做创造性工作得以扩展大家的思维,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他说,“我们欢迎最尖锐的文化探讨和思想调查,哪怕它们尚未获得广泛认知。”

“锋利”网站至今召集了660名成员,都是学术界的“大腕”,包括《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绘制人体基因图谱的克雷格•文特尔、创办《全球概览》的斯图尔特•布兰德、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理论语言学家乔治•拉科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金融理论著作《黑天鹅》作者纳齐姆•尼古拉斯•塔利布……

布罗克曼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说,他对那些能在艺术、文学、科学中提取文化元素并以各自方式将其糅合在一起的人深深着迷。

“我们生活在一个批量生产的文化中,许多人,甚至是那些功成名就的文化权威,都受制于‘二手想法’。”他说,“我希望接触一些真正有自己想法、拒绝‘二手货’的人,一些身体力行、而非清谈别人观点的思想家。”

自设立以来,“锋利”一直被视为是最能激发思想火花的网站。

布罗克曼创办“锋利”网站的初衷是:为在各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知识精英提供论坛,让他们各自倡导的令人着迷或富有争议的观点正面交锋。这一理念引导网站着手一系列活动,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传统是,为纪念网站设立,布罗克曼每年会在网站上贴出一个问题,邀请网站每一位成员回答。

2005年的问题是:“你相信什么,即便你无法证明?”;2006年的问题是:“你的危险想法是什么?”;2007年的问题是:“你对什么感到乐观?”;2008年的问题是:“你改变了自己的什么想法?”;2009年的问题是:“什么将改变一切?”;2010年的问题是:“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你的思维?”

布罗克曼说:“这些问题会激发意想不到的回答。我的目标是刺激人们深入思考一些他们一般不会思考的问题。”